蔬菜价格波动成因及供应链应对措施

2011年刚开始,乌鲁木齐的韭菜贱卖少人问津,愁煞菜农,但市民买菜并没感觉便宜。其他地区少数蔬菜品种同样出现“卖难”现象,一些卷心菜、大白菜等收购价格跌到了一毛钱一斤,如此价格已然跌破农民种菜的成本价,这让部分菜农遭受惨痛的损失。蔬菜价格如此大的起伏波动既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影响了农民蔬菜种植的积极性,有可能导致另一轮的涨价,容易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因此研究蔬菜供应链及期间的价格形成,关系到蔬菜生产和供给。

蔬菜商品价格形成

蔬菜价格的形成,具有如下的特性:供需的不确定和相关性,消费者对蔬菜品种的选择具有相对的可替代性,针对单一的蔬菜品种的需求不易预测。即需求的不确定性大于一般产品。一个品种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可以转为消费其他的品种,从而影响另一品种的需求和价格。利益驱动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主体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动力, 主动接受市场规律的调节, 灵活升降价格, 并以市场价格信号来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蛛网模型现象,蛛网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不能中途改变,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而本期的产量则取决于前期的价格。因此,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商品本期的产量决定于前期的价格。由于决定本期供给量的前期价格与决定本期需求量(销售量)的本期价格有可能不一致,会导致产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出现产量和价格的波动。

蔬菜供应链现状分析

从农资供应到农户种植,再到消费者手里,整个供应链既有生产物流又有销售物流,在不同阶段分别具有这两种物流的特点。

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主要以个体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生产规模较小。对农资的购买无法形成规模批次效用,农资的采购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一些生产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单位蔬菜产量提高不大,而且抗风险能力较低,采摘后的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损耗较大。同时在产销的关系中,分散农户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且销售渠道单一,经常出现企业压价收购行为。

技术进步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加农产品的供给,所以一直是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的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手段。中国也在农产品科技的某些领域走在世界前端,但农技服务人员没有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的有效模式。2007年国家对基层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难以维持,一些农业技术人员纷纷转行,使得花费大量投入所获得的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获得实际应用。实际上,我国耕地的单位亩产近几年来基本稳定,没有大的提高,1998年到2008年,单位土地产量仅提高3%左右,在成本提高近两倍的情况下,只有涨价才能维持农产品的简单再生产。

蔬菜生产相对缺乏计划性,生产者往往根据过往的价格对市场进行需求预测,不可避免造成扎堆生产,经常出现供需的不平衡,容易造成蔬菜品种和数量的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供需的不平衡反过来造成蔬菜价格的波动,供过于求时相互杀价,出现“菜贱伤农”, 如今年部分地区的蔬菜卖不出去; 供不应求时, 农产品商贩哄抬价格。

蔬菜物流过程对价格的影响:蔬菜销售供应链过长,而且各环节间的联系相对松散,供应链上下游缺乏协同运作的机制,无论是生产者农户,还是中间的批发商以及终端的零售商户或连锁超市,都缺少紧密地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各环节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这之间唯一联系的是价格竞争 。其间生产者农户处于销售的起始段,也是整个销售环节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农资供应中受挤压,销售中同样处于信息的末端,对于价格最为缺少发言权,这与价格形成机制相违背。

销售渠道复杂,但农户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一般情况,在农村地区,菜农种植的蔬菜直接运到农贸集市与消费者交易,这也是最为原始的交易模式,最直接反映蔬菜的价格。但在农村市场,更多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蔬菜的销售量不大,不是主要的销售市场。主要的交易来源于各种中介或批发商贩,由于生产者缺乏对市场的第一手需求资料,不完全了解价格的及时变化,只是根据自身的生产成本确定价格,大部分交易利润被中间机构获得。另一方面,农户缺少冷藏储存措施,而且对采摘后的基本处理技术相对缺乏,蔬菜一旦采摘,就必须进行交易,否则就会烂掉,而部分中间商可以进行简单的冷藏处理,保存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利用时间差,提高市场价格。

流通环节多, 渠道混乱。蔬菜集散环节较多,流通时间的增加使蔬菜的鲜活度大打折扣, 损耗量增大, 无效的物流成本增多。另一方面, 流通环节的增多使得蔬菜的社会交易成本增加, 销售价格上升,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市场信息和价格的扭曲, 不能反映蔬菜真实的供需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扩张减少了郊区农产品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民进城打工,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居民收入提高,吃菜、吃肉的比重也增加了,城市成为主要的蔬菜销售市场。城市的主要蔬菜供应来源于城市郊区和外地农村的种植,城市的规模越大,郊区种植面积越少,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外地农村,如北京,其蔬菜的主要供应来源于河北和山东等地。由此,流通环节增多,物流成本对蔬菜销售价格的影响比重加大。也就出现了山东等地的蔬菜卖不出去,而北京的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

以山东蔬菜供应到北京为例,来了解目前大城市的蔬菜供应渠道:农户将蔬菜运到当地交易市场与批发商进行交易,根据当天的品种供应量确定价格;当地交易市场负责提供交易场地和工具,批发商和农户根据交易量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批发商将购买的蔬菜简单分拣归类后包装,租用当地运输车辆运输到北京的批发市场,然后经由批发市场流通到超市、商贩和市内小的零售店,在每一个环节都有费用的增加,最终反映到蔬菜的价格上。

整个渠道的费用成本构成基本如下:生产成本、到一级市场的运输成本、批发商户现场收购成本,含人工及出差成本、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运输成本,含包装成本、二级市场销售成本,含租金、人工、税负;二级市场到三级市场的运输、三级市场的销售成本,含租金、人工、税负等,而且在每一个环节中的损耗在7%~10%左右,如此从产地到城市的小区销售市场,销售价格也就只能不断上升,甚至翻倍。特别是中秋、春节时,运输价格甚至上涨50%。

渠道的增多,存在着中间机构对生鲜农产品的期货炒作,人为的抬高价格。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蔬菜价格管控的供应链应对措施

蔬菜价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综合、复杂、多变的过程,必须由对产品生产经营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了解最多最准确的企业来定价,才能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蔬菜的价格应该象工业产品定价一样,由种植户根据生产成本和物流流通成本确定市场价格,而不是由中间机构确定。

要实现价格调控模式的转换,建立起政府间接调控的价格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对价格的管理要进行转换,但价格放开不是完全放任自流。政府必须对价格调控的对象和目标进行调整,对价格间接调控的手段和措施进行优化。

充分发挥现有和不断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土地集中或生产户的集中统一管理,从而解决非规模经营的散户种植模式。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协调安排技术培训,并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不断提高产量,从而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组织还可以集中采购生产资料,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价格。合作组织起到内部协调外部联系沟通的作用。

政府扶持专业物流公司,在农村建立冷库,进行蔬菜采摘后的预冷和短期的储存,并有专业物流公司负责冷链运输,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包装物的标准化和标准重量运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和接触损耗,降低流通成本。专业物流公司的介入,还可以使种植户更专注于生产技术和种植的维护。

文 / 刘同利、王耀球 (北京交通大学)

【声明】本文由 思谋科普组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思谋科普组. 蔬菜价格波动成因及供应链应对措施.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1537.
思谋科普组的头像思谋科普组网站团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