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海尔采购工作10年,经历了海尔采购从整合到发展的历程,从整风先整人到采购审计体系的建立,从网络优化到战略采购,从SBU 到按单采购,从智能化的SRM到模块化采购。海尔的采购模式具有海尔自身的特点,一是充分运用规模采购优势,获取最优采购成本,二是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统处理巨大的采购数据,三是流程复杂,分工细致。
笔者接触的小微企业全年采购额为5000万人民币,供应商有400余家,采购的物料有17 大类,拥有2000余条物料主数据。采购的方式比较原始,基本是每次采购时确定价格,对供应商只有定性的评价,无明显的采购策略。有时候需要采购的物资几个月都采购不来,等采购来了又不用了,经常出现采购积压。仓库中有大量的包装材料库存,没有人能说清楚产生的原因,只能总经理签字报废。该小微企业共有采购人员9人,组织架构为包材组、辅料组,基本是采购员自己定价、自己下订单、自己结算,权利集中,没有监督机制。
通过一个月的调研与分析,笔者提出该小微企业主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以降成本为目标的采购体系搭建,二是站在供应链角度,推进降低库存的产销协同模式。
以采购成本降低为目标的采购体系搭建
树立降低成本的观念,用降成本案例培训的方式营造氛围。树立降成本的理念,采购部门就是降成本的部门,永远都会有降成本的空间,通过分析降成本的案例,引导、培训成本员、采购员树立降成本工作的观念,比如热缩膜网络内只有一个供应商,而且每年供应商都会提高价格10%,通过分析此热缩膜的性能特点,在进行了大量的寻源工作后,从国家专利网找到了一款热缩膜,经过小批、批量实验,可进行大批量使用,实现降成本50%以上,解决了单个供应商垄断的局面,不但保证了供货,还有效控制了成本。
通过这样的案例库建设,一方面在员工之间进行培训,告诉员工降成本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可引导和刺激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降成本的办法。
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形成分权和监督机制。该小微企业只有采购员一个岗位,权力集中,通过增加成本员的岗位,与采购员形成互相的监督,即采购价格的确定、新供应商的寻找以成本员为主,采购订单的下达,订单的跟踪和结算以采购员为主。双方互相监督和咬合,使成本定价、订单下达与追踪更透明和规范。
进行必要的流程规范以及表单的规范。为减少流程的维护成本,又达到规范业务的目的,经过与采购人员沟通和分析,确定只建立以下五个流程,分别是《采购计划管理流程》、《供应商寻源管理流程》、《采购价格审批流程》、《采购订单管理流程》、《供应商评价管理流程》。
表单是审批流的基础,是流程的载体,表单的规范是业务规范的基础。比如在《采购价格审批流程》中,建立了《价格审批表》,凡是没有历史采购资料的物料,或者采购价格有效期超过一年的物料必须进行货比三家,重新定价,确保价格的合理性。
建立降成本激励机制。在采购体系构建初期,采购人员没有降成本的意识,为调动积极性,将降成本进行项目激励的方式,每月对成本降低数据按照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并年底统一进行激励。此方法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前是非常有必要的,等员工建立起降成本的理念、方法后,可将降成本纳入绩效考核,作为员工的常规性工作之一。
经过半年的梳理与推进,该小微企业采购部门当年实现降成本70万元,降低比率为1.4%。
以库存降低为目标的产销协同另外一个难题是库存积压,一类是包装材料,另一类是大宗材料如海盐。包装材料的特点是与生产计划变更关系密切;大宗材料的特点是与贸易部的年度销售计划关系密切。
包装材料的单个货值不是很大,但其库存积压占据了很大的库存面积。总经理认为是采购的责任,认为采购就应该将多余的库存压给供应商,让供应商买回去消化。实际上对于这个小微企业而言,它的供应商关系不像海尔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那样牢固和密切,因为采购额小,导致供应商关系是脆弱的,最大的包装材料供应商的销售额也只有100万左右,如果也像海尔那样推进供应商买断库存,预计是行不通的。
为此,笔者找了两笔最大的包装材料库存,然后进行全流程追溯,先追溯这些库存的每个采购订单,然后追溯到相应的生产订单,最后追溯到销售订单,对订单数量、下达日期、更改原因等整理成详细的Excel表格,通过分析发现,这两笔最大的库存产生原因如下:一个是销售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取消了1个货柜的销售订单,但没有及时告知生产部门,当然采购部门也收不到信息,只能按照既定的采购需求下达采购订单;二个是生产部门未完成生产订单,未完成的生产订单既未书面取消,又未通知口头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在未获得生产订单变更的情况下,只能按单采购,造成库存。
大宗物料比如海盐,因为采购周期长,需要进口,贸易部一次下达给采购部门的需求为100万采购额的量,当采购员与贸易部确认此采购需求时,贸易部肯定地说按照销售计划订货,这个销售计划订的货是整年的销量,后因产品的调整,海盐不再满足使用条件,造成积压80万元的库存。这个案例反映了贸易部的销售计划只做长期,不进行三个月或半年确认和回顾,给企业造成了库存和损失。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库存的产生根源是该企业不但缺少计划部门,也缺少计划的观念。如果要做生产型企业,必须将计划工作的内容落到实处,这个公司的采购部门完全做到了按单采购,但计划周期过长,信息的截留和不畅使采购虽然按单采购,但不是按照真正的销售订单、生产订单,而是按照未变化的生产订单。笔者了解到,该公司每天中午召开生产例会,参加的部门有贸易部、生产部、采购部、进出口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但会议的内容基本是围绕产品质量、成品交货日期这两方面展开,对于销售计划变更也只是到成品的变更,缺少按照成品型号对应的关键物料的生产计划变更确认。
为此提出三个解决方案:一个是在信息系统未建立的情况下,建立手工台帐,要求贸易部、生产部将销售订单和生产订单的变更信息同步、及时地传递到采购部门,采购部门采购员将贸易部的销售订单变更、生产部每日的生产订单变更信息进行跟踪,及时与供应商沟通采购订单的追加与取消。二是将以上工作内容加入《采购订单管理流程》,规范销售订单-生产订单-采购订单三者联动的规范,并将跟踪台帐纳入每日生产例会的工作范畴,减少采购的差异,同时能维护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共同分担供应链的风险。三是,增加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进行中长期计划的沟通渠道,回顾大宗物料的采购需求的变更和调整。
库存管理要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来解决,该企业总经理认识到这个问题,改变了对采购部的看法,设立了供应链总监的岗位,专门协调贸易部、生产部、采购部的工作,而对于采购员而言,树立了库存控制的观念,并将库存降低及呆滞物资消化纳入成本降低的范畴,进行项目激励和考核,包装材料库存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使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也认识到自己在库存产生中起到的作用,明确了工作职责。
小结
对于小微企业,从成本角度而言,不能建立像500强大企业那样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设置,做不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不能建立庞大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跟踪和处理。但无论大企业、还是小微企业,供应链成本、利润是永恒的话题,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的产生,从本质上也是企业追求利润必由之路。因此,对小微企业而言,删繁就简,抓住以上两个方面,建立适用小微企业现状、便捷有效的采购模式,设立必要的组织架构、流程,做到恰好即可,使采购工作目标明确,实现透明化、标准化、规范化,促进小微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文 / 曹旭光
网址引用: 思谋案例组. 海尔采购模式在小微企业中应用案例研究.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