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供应链亟需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在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期间,煤炭以其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下,煤矿在全国遍地开花,吨煤价格直线上升、供应链环节不断增多。

黄金十年好似极具弹性的皮筋,40亿吨产能释放,使这根皮筋也拉伸到了极致。而今吨煤综合成本高、下游需求不旺、新型能源替代、环境保护压力和产能严重过剩格局下,煤炭产业步入了“寒冰期”。

煤炭脱困,唯有自力更生、自我救赎。煤炭行业的过剩产能如何消化?承载过剩产能的煤炭生产企业路在何方?

一、行业淘汰落后,煤炭业亟需去“产能化”

2013年煤炭行业数据显示:全国煤炭产量37亿吨左右,同比增幅1.37%左右;全年进口煤炭,近3亿吨;全年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同比增幅2.6%左右。

这意味着,煤炭供应量有大约4亿吨的过剩,供大于求的格局严重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加之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压力,煤炭行业“肥胖症”症状愈发明显,行业的“去产能”成为重返健康的良药。

这是一剂良药,也同时是一剂猛药。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14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全国要淘汰煤矿1725处,淘汰落后产能11748万吨。

在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期间,煤矿在全国遍地开花。而如今,关停、淘汰成为了普遍性选择。数据显示,全国煤矿数量从高峰时期多达7.5万处,减少到了1.2万处。

但是,去产能因为涉及企业发展、地方税费、就业率等诸多问题,关停、减产的难度不小。有不少煤矿,是不管价格如何,都要保证产销量。尽管是已经陷入亏损,但还要加足马力生产。去产能化,真的很难!

二、“清费与正税”为生产企业减负

煤炭行业税费以量计征,可以说是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产量和价格飙升的催化剂。当今,随着行业经济利润的下滑,高额的税负变成了煤企的“紧箍咒”。

据统计:煤炭行业承担的资源环境类、经济建设类、行业管理类、市场行为类、企业发展类、社会功能类和交通运输类七大类收费不少于88种。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增值税综合税率为8%,增值税税负约占煤炭企业税费总额的60%以上。如,河北省煤炭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为10.98%,陕西省为10.87%,河南省为12.39%。

煤炭生产企业肩负高额的税费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煤炭行业健康发展需要的是标本兼治的清费与正税,才能释放企业发展正能量,煤炭资源税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促进煤炭脱困,各产煤省市纷纷出台了减免煤炭税费政策。如内蒙古,下调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标准、暂停收取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煤矿维简费等为煤企减负。山西出台了“煤炭20条”等政策帮企业“输血”,预计可为煤企减负100多亿元。

三、 煤企转型“出走”煤化工

面对资源存量瓶颈、环境容量约束、传统煤炭产销企业经营困难等现实压力。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业已经是红海。

基于国家能源结构格局,煤炭深加工或是一片蓝海,推动煤炭由燃料为主向燃料和原料并重转变,是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煤炭企业自我救赎的一条可行之路!

当煤炭企业仍然在煤炭行业独木桥上拼命挣扎求得喘息时,一些巨头如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等,早已经展开了煤化工布局,这样的动向值得引起煤企注意。

目前,神华集团已陆续建设了百万吨煤直接液化、60万吨煤制烯烃、400万吨煤间接液化等项目。中煤能源前不久也发出公告,拟投资177.5亿元建设图克气化岛及相关工程,项目建设年产200万吨合成氨、350万吨尿素等。

但是,就煤化工项目而言,仍属于摸索的阶段,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空间如何?会不会陷入跟煤炭市场一样的严重过剩困局?这些问题,煤企在转型之前都必须提前有所考量。

黄金十年,煤炭行业“暴饮暴食”致使其过度肥胖危及健康,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重压,逼得煤炭企业步入艰难转型期。脱困复兴的路十万八千里,目前才刚刚起步,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

文/任波 内蒙古煤炭交易市场分析员、华夏能源网特约研究员

【声明】本文由 思谋新闻组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思谋新闻组. 煤炭行业供应链亟需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1705.
思谋新闻组的头像思谋新闻组网站团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