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大转折,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需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解决供给侧问题,需要流通企业发挥承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作用,通过优化供应链体系拓展新供给商品的采购来源和销售目的地,以优质供给和有效供给占领国内外市场,在有效遏制劣质供给存在空间的同时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重塑对中国商品的消费信心,促使海外消费回流,实现生产流通均衡发展和流通业转型升级。供应链优化是流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要素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应通过优化流通企业与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加大供应链掌控力度,管理创新补足短板等策略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作者】杨利军(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流通经济》,2016.4.
一、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路径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并在随后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重申,要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必须下决心在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以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提出不仅反映了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大转折,同时也表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政府采用强有力的宏观经济干预政策,通过投资、启动国内消费等大规模需求刺激计划以避免经济陷入衰退,仅在2015年,中央银行已5次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新批投资项目超过两万亿元。从理论上讲,虽然投资较多的国家趋向于增长得较快,但高投资对增长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投资较高的国家将呈现较高的人均收入的稳定,而不是较高增长率的稳态。[ 1 ]高速增长不但不能够继续保持,而且会加速宏观经济的失衡,并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可以说,目前出现的结构性供给过剩,既是旧有经济体系内在运行的必然结果,也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使然。
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从供给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内多数产业恰好处于供给成熟和老化、新供给形成不足的瓶颈时期,这不仅产生了极大的需求抑制效应,也是宏观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因此,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既要解决短期内的供需失衡问题,也要重建良好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环境与增长机制。从政策调控方向和调控重点来看,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以往大规模需求刺激计划转而在供给端发力,以实现宏观经济的新均衡;在增长方式上,供给侧改革将促使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在提供有效供给、优质供给上,以实现结构转型与升级的中远期宏观经济发展目标。
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核心经济工作,是关系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任务艰巨。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衡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创新技术、管理和体制。
二、流通领域面临的供给侧改革问题
流通领域肩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使命,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与补短板的重要环节,也是供给侧改革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领域。当前流通领域面临的供给侧改革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供给过剩与生产要素成本高企
流通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但存在而且明显。受劳动力、土地、房租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与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影响,流通企业特别是传统流通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从行业内部来看,流通行业产能供给过剩、行业集中度低等因素导致竞争过度,是行业整体利润率和行业吸引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于生产企业,流通领域的库存积压问题同样严重。生产领域同样给流通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有数据显示,95%以上的消费品品类供过于求,而大宗商品领域则表现为持续性的通货紧缩、价格下跌,且相对于供给而言需求下降得更快。
表1 2014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企业主要经营数据
表2 2014年全国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主要经营数据
从表1、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流通领域经营情况整体下行,国内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分别为93.7%、88.4%,主营业务利润率也分别只有5.9%和11%,2015年的情况更不乐观。从横向比较来看,内资流通企业与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在成本管控、利润指标上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二)业态亟待升级
在零售领域,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电商的强大冲击,在销售收入增长、市场份额、销售贡献率等方面全面下滑,要素生产率下降显著。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电商企业已经成为销售实现和销售增长的绝对主力。2014年,有7家电商企业进入全国零售企业百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04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1%;与2013年相比,7家电商企业的销售收入占零售百强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32.8%,而2013年这一指标为20.7%;从销售增长贡献来看,7家入围电商对百强零售企业整体销售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2.7%,比2013年增长28.7个百分点。[ 2 ]相对于电商销售收入的飞速增长,实体零售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从数据来看,如果扣除7家电商企业的贡献率,2014年零售百强中其余93家实体店销售量同比仅增长5.6%,远远低于2013 年10.6%的增长率。如果扣除网上销售额,2014年全年实体零售店销售收入仅增长8.7%。以上数据表明,尽管存在宏观经济结构性供给过剩,但需求依然旺盛且持续增长,流通企业应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在求新求变中实现业态升级。
(三)劣质供给大量存在
与刚刚发生的引起全国消费者高度关注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公民境外消费1.2万亿元且持续增长,超过了2014年入围全国零售百强的7家电商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总和。流通领域大量存在的假冒伪劣商品等劣质供给,既是诚信与契约精神丧失的结果,也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表现。这种现象不仅在实体流通领域,而且在电子商务领域同样大量存在,劣质供给的存在是导致居民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劣质供给的大量存在至少在两个方面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首先,当前劣质供给极大地抑制了有效需求,不仅挤压了优质供给的生存空间,而且产生了柠檬市场的“晕轮效应”,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市场体系的崩溃;其次,阻碍生产和流通品牌做大做强。恶劣的商业氛围极大地压缩了企业成长的空间,阻碍品牌塑造,其隐性损失要远远大于败德企业的所得,使中国经济付出巨大代价且随着消费结构升级逐渐显现出来。
(四)内部供给能力存在结构性短板
对流通企业而言,如何组织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后的市场需求,是此次供给侧改革中的核心任务。随着国民收入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高收入阶层形成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其绝对数量保守估计超过一亿人,这部分消费群体不仅消费潜力惊人,而且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与转型时期,对优质供给有着巨大的需求。与此同时,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也对流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国内消费者正在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知识消费”和体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供给老化、衰退和流通领域供给能力的结构性短板。
长期以来,流通企业在赢利模式、供应链管理、内部经营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导致优质供给不足。就赢利模式而言,绝大多数传统零售企业以通道费为主要赢利来源,以拖欠供应商货款为主要融资渠道实现产业快速扩张;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同供应商之间竞争与对抗、低信任度与低协同度、相互倾轧的供需关系,不仅恶化了商业生态环境,而且成为阻碍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内部运营管理方面,多数企业并不注重改善内部运营管理以提高分销效率,通过采购、物流、服务等价值链环节的改善和提升以降低成本,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反而在在产品质量、供应链费用、稳定的供应关系、稳定的终端销售价格等方面步步退缩。[ 3 ]以上因素说明,流通企业应关注自身问题,从提升要素生产效率、创新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出发去提供优质供给。
三、供应链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供给侧改革需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生产与流通既是供应链上下游关系,又是利益共同体关系,在消费者价值实现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可以说,当前在供给侧出现的无效供给和劣质供给、产能与库存等诸多结构性过剩问题,源于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共同推动。因此,解决供给侧问题,需要流通企业发挥承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作用,通过优化供应链体系拓展新供给商品的采购来源和销售目的地,以优质供给和有效供给占领国内外市场。在有效遏制劣质供给存在空间的同时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重塑对中国商品的消费信心,促使海外消费回流,最终实现生产流通均衡发展和流通领域转型升级的供给侧改革目标。
(一)优化供应链分工与协作关系
在供应链顶层设计上,流通企业应重新规划、调整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关系,推动流通行业内部建立更深层、更细化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建立社会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商品流通体系。
供应链是节点企业聚焦于各自核心竞争优势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仅以物流环节为例,一方面是相当比例的生产企业自营物流导致物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粗放式经营、物流服务产品单一导致物流行业增长质量不高,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长期居高不下。为此,在处理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上,应打破生产与流通的行业界限,进一步深化行业分工,实现产业间渗透与融合。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来看,不具有成本优势、低效率、耗费大量企业资源等非核心竞争优势环节,都应通过供应链体系重新“寻源”,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流通企业应主动承接生产企业价值链活动,在稳固生产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在物流、非核心组装与制造、采购与分销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与重要的作用。不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未来竞争优势的获取都应基于供应链体系的一体化运作,而非单打独斗。
在流通行业内部,同样需要围绕供应链进行进一步的分工与协作创新。对多数流通企业特别是传统型企业而言,应重新分析与预判经济形势走向与消费变化趋势,在更加严酷的竞争环境下梳理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与定位。互联网技术变革催生的电子商务使得中间环节在整个流通体系中的作用大大降低,乃至有被“消灭”的危险。但同时,伴随着个性化与消费需求快速多变的是“知识型消费”和“体验消费”成为主流的消费趋势,将二者结合对传统商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未来发展机遇。为此,一是确立线上线下的分工与协作体系,扩大线下体验的商品范围、体验深度和体验完整性,将提供低成本乃至无成本体验、差异化体验作为流通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来源,逐步将线上作为交易实现的主要方式;二是以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为总体目标,着力解决批发与零售企业自营物流不经济和低效率问题,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形成分工明确、专业高效、协同运作的大流通体系,大幅降低社会流通成本;三是重构流通行业内部价值链环节,弱化现场销售环节,实现物流、展示、销售与服务一体化运作,积极探索物流企业向后端批发零售行业产业链拓展。
(二)全球化供应链延伸
流通企业应以全球化供应链为发展目标,将市场拓展与资本运作相结合,大刀阔斧地推进国内流通企业的全球化采购、全球化分销,进一步拓宽有效供给、优质供给的来源和渠道,以全球化流通企业的品牌形象应对消费升级,满足品质需求。全球化发展是中国企业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创建国际性品牌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消化库存、消除结构性过剩、扩展优质供给来源、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全球性经营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短板,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跨国性指数TNI 来衡量中国企业,当前中国企业跨国性TNI指数超过20%的企业寥寥无几。[ 4 ]相对于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全球化运营程度更低,存在更多的问题。
1. 实施全球化战略,进行全球化运营
在战略层面,流通企业应将采购和供给目的地全球拓展作为企业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战略方向,以实现从本土流通企业向国际化流通企业的转型;在采购端,应正视国内消费者对国外优质产品的强烈需求,扩大采购地来源,积极组织具有市场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优质供给相对短缺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国际商品进入国内市场,满足追求品质生活的高消费群体日益增长的需求;在销售端,下决心实施采购的多元化和销售目的地的多元化策略,通过采购和销售组合与区域市场的差异性实现规避销售风险、扩大经营范围和领域的国际化经营目标。
2. 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性发展机遇,塑造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品牌形象
流通企业应将此次供给侧改革与上述重大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促进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低成本流动,充分发挥区域内经济互补性优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成为产业转移、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沿线国家和地区可以成为中国过剩产能的释放地、落后产能的转移地,失去比较优势产能延长产业生命周期的目的地。为把握机遇,流通企业的努力方向主要在于:
(1)做好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工作,了解销售目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特点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理论上讲为国内各个产业去库存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市场开发与培育需要一个过程。
(2)树立品牌意识和契约精神,通过供给良好的商品和服务以及诚信经营,塑造中国流通企业的品牌形象,严格规避劣质供给和失信行为。
(3)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进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随着中国政府和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大量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大量的物资需要在国内外采购、分拨及配送,为流通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商品选择上,生鲜农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电子信息类产品、快速消费品等可以先期进入。
(4)优化物流系统,降低流通成本,增强商品价格竞争力。以中欧班列为例,新欧亚大陆桥新疆出境口岸主要有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这两个口岸都受制于哈萨克斯坦的换装能力,造成大量过境货物积压,抵达欧洲后实际流通成本超过一万美元每标箱,加之回程空载率高等因素,导致中欧班列主要依靠财政补贴的尴尬局面。为此,除了降低流通企业特别是出口流通企业的税负负担之外,通过供应链一体化运营以降低成本是方向。对铁路物流单一运输方式的高度依赖也是原因之一,流通企业应在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基础之上,着力开展多式联运、多种运输配送方式组合的物流业务,以降低成本。
3. 走出国门对外直接投资
为更好地进入当地市场、规避贸易摩擦,流通企业应积极进行销售目的国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主要投资领域应界定在流通相关领域,即在流通产业链上下游及其相关产业,服务于全球供应链采购与分销战略目标和去产能、去库存的供给侧改革目标。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资本实力雄厚的流通企业,可以选择投资于当地物流基础设施,以突破流通瓶颈,获取长远收益,并实现流通领域的产业链上下游合理延伸,最终形成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也可以直接投资于当地零售、批发和物流等流通企业,通过灵活的参股、控股或兼并收购当地实体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以实现以投资换市场的战略目标。此外,流通企业还要进行全球化供应链优化生产要素的培育,在资本、人才、技术手段和管理体系上加大投资,积极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塑造国际化流通品牌。
(三)提升流通企业供应链掌控能力流通企业应采取有力措施和手
段,提升对商品供应链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从入口处解决劣质供给流入市场的严重问题。结合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升流通企业供应链掌控力的策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流通企业的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培育行业优势企业、淘汰落后企业的目的;二是通过体制与机制设计有效遏制劣质供给的存在空间,增加有效供给和优质供给。
1. 兼并重组
流通企业应主动变革,通过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创造新的发展平台,兼并收购正当其时。从时机选择来看,大规模并购基本都发生在经济衰退或开始复苏时期,此时不仅资产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并购双方也有较强的合作意愿。流通企业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并购重组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利用此次供给侧改革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推动流通企业之间、流通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兼并重组,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通过强强联合、强弱吸收合并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竞争优势突出、规模和效益突出的产业领军企业,有效降低流通供给特别是传统商业销售网点供给过剩所带来的过度竞争。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国内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行业平均资产规模分别仅为1.88亿元和0.58亿元,平均业务收入规模分别为4.12亿元和1.11亿元(参见表3、表4)。从横向比较来看,内资批发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仅为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规模的37%和27%;内资零售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也仅为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规模的18%和16%。大量中小型流通企业占据市场终端是导致恶性竞争、规模不经济、市场监管难度大、品牌影响力弱等供给问题的根源之一。
表3 2014年国内限额以上批发行业企业规模
表4 国内限额以上零售行业企业规模
(2)充分利用并购重组所形成的采购、物流等规模经济性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扭转批发、零售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发展态势。
(3)通过兼并收购形成更有效率的市场主体,以提高流通领域要素的使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竞争使不具有成本优势、特色等优势的流通企业自然淘汰,以实现流通领域的去产能。在并购方向上,流通企业应利用全球经济下行的时机,积极进行全球资本运作,以多种灵活的方式收购、参股或控股海外商业企业。此外,对于品牌影响力不足、高端商业品牌欠缺的中国流通企业而言,对国外高端商业品牌的并购是实现品牌升级、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弥补产业短板的有效手段。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应在支持制造业走出去的同时,支持流通企业以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走出国门,发现价值洼地和生产要素更有效率、可能发挥最大价值的方式和市场空间。
2. 机制创新以遏制劣质供给
劣质供给是指商品不符合国家和企业的质量标准,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诚信经营和契约精神,达不到消费者要求的使用价值并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供给。劣质供给的提供是由生产者和流通企业共同完成的,但减少乃至消除劣质供给的任务则需要政府、经营者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任何一方职责缺位都会造成事倍功半。
有数据显示,与国内食品领域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出口食品的质量水准异常优异:早在2006—2007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却高达99.42%,高于输往欧盟和美国的食品合格率。[ 6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从机制入手完全有可能遏制劣质供给现象的大量发生。
目前,市场治理手段来自于三个层面,即消费者识别、商家自律和政府监管,但三方各成体系、独立运行,没有产生协同治理的效果。理想的状态应该是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三方协同治理系统,将三方数据与信息集成到一个平台之上,这也是市场治理体系的变革方向。所谓三方体系是指消费者、商家和政府监管部门。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在实体流通领域,政府监管信息和商家信息缺位,且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阻隔;在电商领域,商家信息与消费者信息处在同一平台之上,最本质的改变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点评”对商家形成实质性约束,但并没有杜绝假冒伪劣的原因在于政府监管信息缺位。因此,借助于“互联网+”对实体商业、电商企业进行监管体制的创新,通过将线上线下各类商家所属商品的原始属性、消费者评价信息、监管机构提供的征信信息集成到一个平台之上,与监管机构的监督执法实现联动。对流通企业而言,应顺应消费升级与新商业文明的迫切需求,对自身流通体制进行变革:
(1)确立以优质供给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经营理念。所谓优质供给应具有以下特征:1)严格遵循质量标准、法律法规体系,甚至是高于一般质量标准的供给;2)与全球化消费变化趋势和区域消费特点相吻合,且大部分应是品牌供给;3)契合文化潮流与社会发展方向的供给,如符合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理念;4)在价格、品质以及产品差异化特色等方面具有一个或多个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能够被消费者有效感知并接受。
(2)继续建立并完善采购商品的可追溯系统,实现所采购商品原始属性的全面覆盖,流通企业应积极主动投入其中并将其视为未来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
(3)基于口碑营销将传统零售企业进行“互联网+”改造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将消费者信息和商品信息集成到一个平台之上,既包括商品的原始属性信息,也包括消费者的“点评”信息。集成信息平台不应交由第三方提供或管理,而应由流通企业自主投资并管理,并积极与监管部门的征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最终实现三方信息集成。此系统的建立既可以实现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有效约束,同时也是流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展新型营销和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4)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手机一次扫描条码即可接入“全商品”信息网络,无成本地获取商品、其他消费者、监管部门的信息,以便即时指导消费,实现信息获取的便捷、高效。
(四)补足供应链管理短板
在理念和战略层面,流通企业应努力寻求与生产企业、供应商队伍、客户建立协同供应链体系,以战略合作伙伴的供应链关系取代短期交易关系。从协同运作出发,流通企业应转变渠道控制的落后理念,通过精简供应商数量、与相对少数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采购与供应关系来获取稳定、优质的供货保障以及采购价格优势。在采购关系的处理上,应以利益共同体的理念打破供应与销售的行业边界,摒弃竞争与对抗、低信任度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关系定位,努力构建竞争与合作、协同发展的新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在赢利模式层面,对于流通领域大量的零售企业而言,应将企业赢利点放在供应链管理和内部运营能力的提升上,而非控制渠道获取通道费。在采购环节,一是扩大原产地采购的范围,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采购成本和供应价格;二是借鉴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的采购管理模式,通过实行一次性全年采购量以增大采购规模,建立与优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长期采购关系等措施,降低进货成本;三是通过建立采购战略联盟的组织变革,获取采购的规模经济性。在物流环节,应坚持物流外包策略,实现轻资产运营和物流的社会化与专业化,以降低物流成本。在商业模式上,以“互联网+”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创新方向,充分发挥传统流通企业在消费者“体验”方面的优势,把握消费潮流,打破传统零售企业长期以来以产品、价格和服务所确立的竞争优势框架,建立以消费者为主的体验式消费、体验式营销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分销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实现快速响应和降低成本,供应链协同机制的建立同样必不可少:一是实现信息、数据和知识在供应链体系内的共享和实时流动,以降低订货成本,缩短交货期,减少供应链波动;二是积极寻求与生产企业、供应商之间的协同需求预测、协同库存管理,既为生产企业合理安排产能及生产节奏,也为零售企业降低库存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支持;三是通过技术手段保障和完善供应链的可视化(Sup⁃ply Chain Visibility),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实现真正的精准供应、按需供应。
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M ].范家骧,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4-65.
[2]孙佳.重磅:2014中国零售百强图解及数据分析[EB/OL].(2015-03-29)[2015-07-09].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5/329105.shtml?from=home_top_pic.
[3]张锐.制造强国:靠什么托起?[J].中外企业文化,2019(9):6-9.
[4]何立华,杨淑华.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基于政府与市场失灵的角度[J].山东经济,2011(3):40-43.
网址引用: 思谋新闻组. 基于供应链优化的流通企业供给侧改革.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