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实施PLM策略分析

传统的PLM概念似乎已成为制造企业的专有名词,看似与物流企业毫不相干,但也正是由于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的特点,却将PLM的理念和方法推向了物流企业。本文重点分析了物流企业特点以及实施PLM的策略,对物流企业实施PLM具有指导意义。

1、前言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正在蓬勃发展,伴随而来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大部分配送中心仍然主要在提供仓储保管代理、运输代理等功能性物流服务,并且现状整体落后,存在发展缓慢,利用率低,配送成本高,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低,流通周期长,按时交付率低等问题。在服务理念上停留在通过传统配送"赚客户的钱"的阶段;在运作模式上被动地接受客户的运输要求,通过服务运价上的价格大战进行市场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将众多的配送中心的利润打到了价格的底线,很多配送中心在微利的边缘惨淡经营。物流企业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转变经营思路由"我赚客户的钱"转变为"我帮助客户赚钱",提供配送增值服务是物流配送中心的现在生存和未来发展的基础。

2、优势互补

PLM是一种企业信息化的商业战略。它实施一整套的业务解决方案,把人、过程和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作用于整个企业,遍历产品从概念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协作研发、管理、分发和使用产品定义信息。

在传统的概念中,PLM往往只被应用在制造企业或者产品相关设计、生产企业中,其重点强调了产品在企业内部,从产品概念设计、产品详细设计、到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这种只关心企业内部的产品生命中心管理,往往缺少了产品维护乃至于报废回收的环节,从严格意义上说无法形成产品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如果物流企业能在物流流通方面为客户提供产品的运输、使用、维护的增值服务,即提升了客户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完整性,同时也为自身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

把物流业引入PLM,一方面完善了产品生命周期环路,同时也为传统的物流业开辟了新的业务拓展领域。物流业完善了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从而实现了产品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以及在消费者之间流转,乃至从消费者返回供应商的产品使用、运输过程的有效管理。产品制造商可以通过物流企业提供的相关信息,了解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全部信息,以及产品运抵消费者所在地信息,同时还可以记录,当产品发生故障时,由客户将运回产品供应商维修的过程信息,当产品再次进入使用领域后,将再次记录产品的流转过程信息,直至产品的生命周期最终结束。传统的物流企业通过引入PLM概念,在为客户提供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增值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利用PLM管理系统,掌握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及时了解库存情况,提升了对配送中心、运输供应商以及产品运输信息的管理能力。

3、实施过程的特殊性

在传统的物流企业中,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实施PLM系统时与制造企业的实施方法和过程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应用角度不同

制造企业将PLM系统作为数据的管理平台,侧重点在于产品数据的管理,包括图档管理、版本管理、流程管理等方面,他的目的要通过实施PLM系统,要实现产品生命周期中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唯一性,实现产品的并行设计与生产,同时实现知识的传递,实现产品的快速变更设计等功能;物流企业将PLM系统作为数据的使用平台,更注重的系统的使用方便、快速响应效率,由于其不产生设计数据,故其很少对数据进行版本,同时对文档的管理功能要求也很弱。

3.2、地域性不同

在制造企业中PLM的实施,基本都是建立在局域网之上,即使在异地协同设计往往也是通过专线将不同的局域网联系在一起,实施时既可以采用C/S系统架构,也可以采用B/S系统架构;而物流企业由于其业务特点,往往在不同的地区设置办事处,而办事处内部局域网覆盖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因此其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彼此沟通信息,只能采用B/S系统架构实施。

3.3、使用者素质不同

在制造企业中,PLM系统的使用者主要面对产品的设计者,即使是产品的生产工艺人员和企业的其它相关部门人员,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因此对于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强,也比较容易掌握系统的操作过程;在物流企业中,基层的业务人员的素质可能比较低,因此造成系统的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对系统的操作使用能力差异很大。

4、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基于以上几点不同,在物流企业中实施PLM系统时,应在实施传统的PLM系统基础上着重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4.1、数据集成问题

物流企业由于自身不具备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其产品数据往往从客户(产品设计、生产企业)中获得,而其客户往往不拘泥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企业,数据源的格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PLM系统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数据的集成功能。面对物流业务大量的数据,以及对数据处理要求的快速响应等特点,数据集成不仅要求数据传递的准确性,同时还要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自动传递。

4.2、界面可操作性问题

物流企业中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应尽量考虑基层操作人员对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在系统界面设计中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于相同对象不同操作角色,显示不同的操作界面,从而简化每个用户的操作界面。另外,对于不同角色的操作人员,还要限制对象不同属性的操作权限和查询权限。在保证数据的操作简洁的同时还要保证对数据操作的准确性,减少由于人为误操作造成的数据紊乱。

4.3、操作及时性问题

对于物流企业,客户对物流过程中的时限要求往往是比较严格的,这里即包含运输过程中的时限要求,也包含了对运输申请的响应时间。基于以上特点,在实施PLM系统过程中需要增加相应的流程自动处理节点,从外部数据的自动导入,到流程的自动提交,以至于运输过程中的流程处理,在保证数据流转过程中的正确性的同时,尽量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性。

4.4、系统集成问题

对于现代的物流企业,已经具备了运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的基础,具备了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仓储系统等管理系统,以及编码扫描设备、无线通讯设备等工具来共同支撑整个的物流业务。在实施PLM系统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工具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数据接口,将其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编码扫描设备主要应用在仓储操作方面,作为输入设备可以方便、准确地将出入库操作的物资信息输入系统,并在操作过程中实现简单的验证,要求PLM系统在实现扫描内容的自动读取的同时,还要实现系统数据向扫描设备的输出;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便于与业务人员联系,及时沟通产品的运输状态,现在在物流企业中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和Email等形式沟通,要求PLM系统在流程节点增加消息自动发送功能,将定制好的信息发送给相关操作者,并可以自动接收无线设备发送的信息。其中编码扫描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等工具的集成,对于PLM系统实施过程是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点,但其对于物流企业的业务支撑又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将成为PLM系统实施的成败的关键因素。

5、结论

物流企业实施PLM系统,对于PLM概念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诸多问题,一方面需要物流企业增强创新性思维意识,提高自身的认识,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也需要PLM系统平台更多的去考虑物流行业的自身特点,完善系统功能,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满足物流企业的需求。

【声明】本文由 思谋案例组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思谋案例组. 物流企业实施PLM策略分析.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512.
思谋案例组的头像思谋案例组网站团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