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需要持续培育,一方面要面向服务化创新培育;另一方面,要面向服务化生态培育。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分析,描述了服务化程度与价值链优化环节、顾客体验场景、资源整合层次相结合形成的多样化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图1),从本质上反映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生态环境与制造业服务化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需要持续培育,一方面要面向服务化创新培育;另一方面,要面向服务化生态培育(赵林度等,2021)。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图1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

一、制造业服务化创新培育

制造业服务化创新培育包含要素创新、模式创新、协同创新三个逐级递进的创新层级(图2)。要素创新基于线的层面,关注数据、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同步更新问题;模式创新基于面的层面,从适应性被动创新向颠覆性主动创新改变,呈现颠覆式思维和创新型商业模式;协同创新基于体的层面,旨在从价值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的视角探索新的制造业服务化思路。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图2 制造业服务化创新培育层次

1.制造业服务化要素创新

要素是构成客观事物、维持其内在运动所必需的最小单位和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系统形成、变化、发展的动因。制造业服务化体系下,可将要素简单地划分为人、物、“人+物”三类(图3)。人一般是指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种;物一般指生产资料,包括厂房、设备、资本等;“人+物”指集成产物,包括数据、场景、平台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据、场景、平台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原有要素及其作用正逐渐发生变化,例如数据人才需求增加、交易单据可以作为质押物等。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图3 要素创新

(1)要素创新意义

要素投入是生产实践活动的开端,生产本质就是依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得回报的过程。可以认为,要素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驱动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数据、场景、平台正快速地丰富着生产要素的内涵,同步推动着相关技术管理规范、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

数据、场景、平台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形成和发展,驱动着要素创新突破点的层面,更加强调综合要素间的集成创新。要素创新涵盖人、物、“人+物”等要素创新,致力于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要素创新是模式创新、协同创新的基础,制造业服务化创新培育的基础。

我国非常重视要素配置市场化体制机制建设,面向市场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加大力度推动要素创新。未来,要素创新将逐步常态化,生产要素必将随之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将逐渐提高,各类要素将向自发先进生产力协同集聚。

(2)要素创新焦点

“全产业链脉动”集聚了要素创新力量,由脉动激发的主体活力、要素活力推进数据、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创新,从全产业链视角提升要素创新的整体价值。数据、场景和平台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加盟,形成了整合全产业链要素创新能力的力量,数据价值驱动、情景感知驱动、全景生态驱动等基于新型生产要素的创新力量正在集结、集聚、集散。

1)数据要素创新。数据已经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典型代表,它具有可共享性、可复用性、规模性和规模经济性等特征。在“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体系中,数据脉象价值和数据脉动价值均呈现数据规模经济性,数据规模越大越能精准地描述制造企业、制造行业、制造区域运营状况和协同运营能力。

制造业服务化数据要素创新的重心在于价值创造,全面提升数据脉象价值和数据脉动价值,以增强的价值创造能力培育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必须从全产业链视角明晰数据产权关系、完善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从而实现数据价值和价值增值最大化目标。

2)人才要素创新。人才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战略实施最为关键的要素,在全产业链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制造业服务化人才需要具备制造业与服务业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运营管理等学习和工作能力,能够站在制造业服务化前沿探索服务化转型路径。

制造业服务化人才要素创新致力于探索“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人才观、价值观,着力引导人才要素合理、通畅、有序流动,切实从人才视角以创新思维解决人才生活和工作难题。制造业服务化人才要素创新能够引导人才为制造业服务化创新做出贡献,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

3)资本要素创新。资本创新在为经济主体带来利润的同时,对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谢世良,2017),成为制造业服务化创新培育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服务化资本追求利润的本质属性未变,正以趋利行为驱动全产业链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资本要素创新致力于通过打破既有的全产业链结构、重构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更新完善法律制度、吸收先进的生产文化等方式,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制造业服务化资本要素创新能够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引领下,面向制造业强国目标着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推动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

4)技术要素创新。技术是企业立足之本、产业发展之基,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造业服务化技术植根于规模庞大、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中,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技术要素创新应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通过技术要素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规范产权激励,提高科研人员技术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制造业服务化技术要素创新能够以增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为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培育技术创新力量。

(3)要素创新方向

数据、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创新集聚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服务化要素创新应聚焦于要素配置、要素价格市场化,推动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价格适度竞争,以增强制造业市场竞争力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能力。

1)要素配置市场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是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能够推动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我国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实践表明,既要从全局上扩大配置范围,也要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高要素配置的灵活性、科学性、协同性,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机制。

“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需要调整原有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结构关系,需要将焦点从生产环境转移到市场环境优化配送资源,需要面对新需要、新环境共同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要素配置市场化。制造业服务化要素配置市场化增强的流动性,成为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形成的原动力,再次证明市场才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真正动力。

2)要素价格市场化。要素价格市场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行之路,能有效缓解制约全局深层次的矛盾、增强要素价格适度竞争性。要素价格市场化需要探索并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反馈机制,赋予政府对要素价格、市场运行调节和监管的角色,为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保障。

“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需要调整原有的产品与服务之间的价格关系,需要将单一的产品价格转变为综合的“产品+服务”价格,面对新场景、新趋势需要共同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要素价格市场化。制造业服务化要素价格市场化增强的竞争性,成为评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价值的参照系,市场才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价值的真实评价。

2.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不是产品服务的渐进式改进,也不是业务架构的填补式改善,而是业务生态系统底层架构、商业逻辑的颠覆式创新,以跨组织、跨界形式创造新的产业模式和新的商业模式。在现实环境中,一些著名的国际制造企业已经成功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并在运营实践中不断探索、持续创新。企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证明,模式创新焦点集中在生产环境的产业模式创新和市场环境的商业模式创新(图4)。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图4 模式创新

(1)产业模式创新

产业模式表现为一个企业产品生产硬实力的复杂系统,以及一个多要素、多组织协同作用的动态过程,追求时效性和利润空间的大小。“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产业模式创新,可以从产业速度创新、产业规模创新切入,两类不同的创新分别为产业带来时间价值和利润价值。

1)产业速度创新。产业速度创新是指某个产业技术创新的幅度和快慢程度,一般可以用产业创新产出的增长速度来度量(俞立平等,2018)。产业速度创新一般是隐性的,难以用时间衡量,学界多用产业创新增长速度衡量(俞立平等,2020)。产业速度创新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得先发优势、跟随优势和时间优势。

制造业服务化产业速度创新致力于以“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一方面加快推进产品与服务相融合、生产环境与市场环境相融合,加快探索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不同转型路径实效分析,加快培育基于时间价值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

2)产业规模创新。产业规模创新是指某个产业技术创新的规模和多寡程度,一般可以用产业创新产出的规模和量级度量。产业规模创新一般是显性的,直接表现在新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上。产业规模创新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得规模效益,能否以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方式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制造业服务化产业规模创新致力于以“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扩大全产业链制造业服务化规模。一方面全面扩大制造业服务化规模,全面探索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收益;另一方面,全面探索制造业服务化不同规模下经济收益,加快培育基于利润价值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

(2)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表现为一个企业综合能力软实力的复杂系统,以及一个多要素、多组织组合驱动的动态过程,追求经济收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生产函数,是产品、市场、生产方法、生产材料的组合(张越和赵树宽,2014)。“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商业价值创新、商业逻辑创新切入,两类不同的创新分别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和核心竞争力。

1)商业价值创新。商业价值创新是指基于知识、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驱动作用,企业持续挖掘具有较高回报率的新型商业价值的过程。商业价值创新一般是显性的,可以直接来自市场的反馈。商业价值创新决定着企业的市场敏锐性和获利能力,即企业能否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捕捉到商业价值并运用新型生产要素创造新收益的能力。

制造业服务化商业价值创新致力于以“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指导全产业链制造企业及时发现和获取新型商业价值。一方面及时捕捉知识、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带来的新机遇,挖掘制造业服务化新型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及时获取新机遇产生的新型商业价值,将制造业服务化新型商业价值转化为企业利润源。

2)商业逻辑创新。商业逻辑创新是指当企业原有的商业逻辑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时,企业需要以创造性思维探索新的商业逻辑的过程。商业逻辑创新一般是隐性的,难以用商业价值衡量。商业逻辑创新决定着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摒除旧有的思维逻辑、探索新的商业逻辑的意愿和能力。

制造业服务化商业逻辑创新致力于以“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推动全产业链制造企业及时探索和更新商业逻辑。一方面及时发现企业原有商业逻辑的缺陷,探索制造业服务化新的商业逻辑;另一方面,及时以创造性思维更新企业原有商业逻辑,以制造业服务化新的商业逻辑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源。

3.制造业服务化协同创新

宏观层面的协同创新是组织之间的创新,用于描述组织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创新过程,涉及组织之间信息、资源和能力协同创新;微观层面的协同创新是组织内部的创新,用于描述组织内部自主创新、激发主体创新活力的过程,涉及组织内部人力资源配置、生产关系、层次结构等协同创新。制造业服务化协同创新依赖于多主体共同作用的协同创新网络,依托协同创新网络实现价值生成、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协同创新网络又被称为协同创新系统,如图5所示。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图5 协同创新系统

(1)宏观视角协同创新

“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描述了全产业链制造业服务化组织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每一个组织不仅需要自主创新,而且需要协同创新,不同的组织共同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培育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宏观视角协同创新致力于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组织,以增强组织之间协同创新能力。

1)创新型组织。由于协同创新的力量主要来自创新型组织,宏观视角协同创新的目的就在于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组织。协同创新系统如图5所示,主要描述了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组织类型,即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平台、创新型联盟、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政府。

第一,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是指在制度、组织、管理、知识、技术、文化等方面具有强大创新活力、拥有本行业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灵敏反应的企业(奚洁人,2007)。创新型企业尤其是科技领军企业,能够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第二,创新型平台。创新型平台成为连接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的媒介,例如技术中心、实验室等,能够加速创新要素的集聚与传播,以信息、资源和能力共享支持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创新型平台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过程中的搜寻成本、交易成本,为创新主体实现成果转化提供可行途径。

第三,创新型联盟。创新型联盟集聚了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以联盟形式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基础研究,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评价指标和体系创新,联合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在统一的战略性部署和科技发展前沿引导下,创新型联盟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第四,创新型城市。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体〔2010〕155号)文件精神,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创新型城市体现在思想理念、发展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其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创新型政府。创新型政府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面向政府进行的创造性改革。创新型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致力于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破除束缚创新的壁垒,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生产制造的转型、服务生态的塑造辅以不可或缺的发展环境。

2)组织间协同创新。创新型组织是制造业服务化协同创新的基本单元,组织间协同创新能力成为支持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协同创新系统中孕育成长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平台、创新型联盟、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政府,以不同的层次和规模支持着创新主体持续创新,并在持续创新中持续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组织间协同创新能够集聚产学研创新信息、资源和能力,围绕一个共同的创新主题共同开展创新,形成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相对于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平台、联盟、城市和政府更多地成为创新信息、资源和能力培育的生态环境,以更好地支持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

在协同创新网络中,价值生成、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描述了创新价值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持续增长的创新价值成为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原动力。制造业服务化组织间协同创新价值来自协同创新网络,即来自协同创新网络将单一的产品转变为综合的“产品+服务”的价值增值能力,以协同创新创造价值。

(2)微观视角协同创新

“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揭示了数据价值观、情景感知观和全景生态观的价值作用,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理解数字经济、体验经济和平台经济,同样可以描述组织内部生产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微观视角协同创新可以提升组织内部创新速度,从微观视角观察协同创新,需要重点考虑组织内部生产要素连接协同创新、生产要素管理协同创新。

1)生产要素连接协同创新。在制造业服务化协同创新体系中,数据、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需要建立有机的联系,需要连接和组合生产要素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内部生产要素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作用,例如,模块化制造可以精简设计和生产过程,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Langerak et al.,2004)。

生产要素连接协同创新依赖于组织战略、生产组织方式和组织协调能力,例如组织战略决定着组织结构和生产要素连接方式;生产组织方式提供的多流水线并行活动,能够缩短新产品研发、生产时间;组织协调能力影响着新产品研发获取资源能力,有助于激发员工创新激情、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生产要素管理协同创新。在制造业服务化协同创新体系中,需要以生产要素管理协同创新以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和使用效率。生产要素管理协同创新正如组织内部创新一样,能够减少管理成本或交易成本、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劳动生产率、获得不可交易的资产或减少供给的成本,提高企业绩效(刘旭等,2015)。

新的企业战略、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市场概念或者新的管理实践都是组织创新的范畴(Battisti and Stoneman,2010),都需要生产要素管理协同创新。制造业服务化要素配置、要素价格市场化趋势,对生产要素连接、管理协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推动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价格适度竞争的体制机制,提高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能力。

二、制造业服务化生态培育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需要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但是健康的生态环境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标准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发展均衡稳定的系统,体现了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相互竞争的深度融合过程。制造业服务化生态培育旨在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个视角培育共生共赢的生态环境,助力于制造业服务化创新。

1.制造业服务化产业链培育

产业链表达了内在紧密联系、彼此价值交换的企业群结构。制造业服务化产业链培育旨在整合全产业链的资源,培育相同产业共享共用的形态和不同产业共生共荣的形态,如图6所示。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图6 制造业服务化产业链培育逻辑

(1)相同产业共享共用

相同产业之间的企业,根据各自拥有的资产、资本等的量级和自身优势劣势,通过寻求与自己互补匹配的其他企业,共享共用生产设备、厂房等,共同构筑相同产业共享共用的产业形态。相同产业共享共用形态的格局,表现为大型企业主导、小型企业围绕、多企业共同发展。

1)大型企业主导。大型企业在相同产业共享共用形态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方面,这类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速度快,通过半开放式或全开放式创新平台,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小微企业紧紧围绕在其身侧,紧密开展共同的业务,使其产业链生态系统进一步强大;另一方面,龙头企业的发展构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政府大力支持其创新培育,通过大力推动云制造服务,支持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跨界联合,实现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和物流配送等开放共享。

2)小型企业围绕。小型企业缺少资金、资产的有力支撑,形成了轻资产化运营模式。小型企业围绕在大型企业身侧,既能从大型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中获得技术支撑,又能从大型企业的市场定位、资本投入等战略行动中获得启示,避免盲目、错误的投资,少走弯路。可喜的是,我国人口红利使得小型企业即使只能获得“残羹剩饭”,也能攫取数倍于其成本的利润。

3)多企业共同发展。多企业共同发展包含“大带小”“小跟大”“大促大”“小变大”等多层含义,表达了产业“纵向连贯、横向耦合”发展的格局。“大带小”指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立足全局,顺应潮流,从生态大环境上整体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小跟大”指中小微企业借助龙头企业的发展势头,形成产业集群,弥补产业链的单一性,达到“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积极效果;“大促大”指龙头企业之间共同促进成长,例如,电商的发展促进物流的发展,高效的物流也反向促进电商的繁荣;“小变大”揭示了企业的发展规模由小到大的过程,每个大企业都是由弱到强、不断壮大的。

相同产业之间形成的“大型企业主导、小型企业围绕、多企业共同发展”的共享共用格局使得产业发展“遍地开花”,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尤其是共享经济。在线消费习惯的养成便利了共享出行、共享产能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加速了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变,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2)不同产业共生共荣

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由于合作交易关系产生了持续的利益交换,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不同产业共生共荣的形态聚集了焦点企业、外围企业和支撑性企业,从而产生巨大的价值属性。在不同产业共生共荣形态下,呈现出业务“互包”市场、产业边界延伸和产业动态融合的格局。

1)业务“互包”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将自身的核心业务做精,而对于自己的非优势领域,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共生。同时,许多企业也在努力成为能够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互包的市场,形成一个共生共荣体。例如,海尔公司将企业物流整合成物流企业,面向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2)产业边界延伸。产业边界决定了企业扩张路径和资源配置方案,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共生共荣的生态关系,拓宽了产业边界。产业边界延伸可以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视角进行观察,从横向来看企业所从事的业务范畴不断加宽,从纵向来看企业的产业链跨度不断加大。

企业发展应当专注于单一领域还是多元化,并不是一个确定性命题。事实上,多数成功企业的创业期和成长期都具备高度专注性,而跻身行业领先阵营后,往往会及时整合全产业链,积极启动产业升级、拓宽产业边界。例如,本田以摩托车制造起家,然后进军汽车行业,现在的本田不仅占据了一定的游艇发动机市场,而且生产的小型私人飞机也在全球销售。

3)产业动态融合。产业链内部与产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逐渐演化为模块化、网络化、协同化产业形态,赋予产业动态融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产业灵活性及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供需匹配能力。模块化、网络化、协同化产业形态,充分体现了不同产业共生共荣的价值。

模块化产业形态体现在生产产品时进行明确的功能性划分,在产业组织内实现高效分工协同生产,然后又可以通过标准化端口快速集成为复杂系统,提供了一种与市场快速变化相适应的生产高端复杂设备的高效方法。网络化产业形态体现在基于互联网的运营服务指数级暴增,服务处于产业链最高端。例如,苹果公司凭借强大的输入输出系统(input output system,IOS)、操作系统和App Store平台,颠覆了整个产业对软件的认知和整个手机制造业。协同化催生了众包、网络化协同研发、协同制造等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资源的有效协同。

2.制造业服务化供应链培育

制造业服务化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制造业服务化供应链培育强调顾客体验场景。按照产品的生命历程,简单将供应链区分为生产、销售、消费三个环节,供应链培育的重头戏是吸引顾客体验生产场景从而增加顾客对品牌的粘性,帮助顾客体验销售场景从而刺激顾客的消费心理,拉动顾客体验消费场景从而完成顾客的消费行为,如图7所示。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图7 制造业服务化供应链培育逻辑


(1)生产端培育

在制造业服务化供应链培育的生产端,鼓励创建顾客体验生产场景,包括顾客参与产品设计等直接参与和顾客观看生产线视频等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有利于提升供应链生产端的研发与设计、生产工艺创新水平,间接参与有利于扩大企业透明度和开放度。顾客体验生产场景能够有效拉近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增加顾客的品牌黏性,产品尚未进行广告推广就已经进入顾客视线和选择圈。在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产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种透明、开放的企业文化更容易获得顾客的好感。持续的场景体验不断地促成企业高质量的供给以满足市场消费需要,对促进企业服务化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驱动作用。

(2)销售端培育

销售发生在市场环境中,因面向顾客而直接影响着产品和服务能否成功售出。因此,在销售端培育顾客体验场景的理念,相当于给企业一次面对面做广告的机会。精准感知顾客潜在需求,在体验感知过程中同时满足顾客多层次需求,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的服务过程就是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顾客体验销售场景的营销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促进供应链销售端创新,实现制造企业对市场要素的重新组合,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特征,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3)消费端培育

消费端培育应站在顾客角度,考虑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以产品生命周期为服务期限,以此提高顾客满意度。蔡丽娟(2017)通过分析传统生产型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价值优势,提出互联网+智能制造实现传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以消费端到生产端信息数据流为核心驱动传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消费端场景体验有助于实现从生产向服务、由消费端顾客直接驱动的生产制造方式落地实施。

制造业服务化供应链培育应综合考虑生产端、销售端和消费端的多种因素,既控制投入又力争产出,重构供应链成员关系、组织结构、渠道布局。制造业服务化供应链培育过程,将有效推动供应链成员活动。制造业服务化通过移动互联网+电商渠道,鼓励顾客参与产品研发过程、消费体验,让制造企业从价值链低端逐渐延伸到价值链高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共创,提高制造业服务化产出水平和转型升级能力。

3.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培育

价值链培育的目的在于优化价值链,主要有三个优化方向:①在旧有价值的基础上,以顾客主张价值,而不是以产品主张价值;②致力于创造新价值,而不仅仅是保持旧有价值不流失;③扫除价值共享障碍,减少流通环节,优化价值链结构。三者的逻辑关系如图8所示,顾客首先产生新需求,企业根据顾客新需求形成新价值主张;在新价值主张下,企业创造能够满足顾客新需求的新价值;顾客与企业的互动涵盖了新价值共享过程。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图8 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培育逻辑

(1)新价值主张

新价值主张是指站在顾客角度解读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即为顾客提供了何种产品或服务,满足了何种顾客需求,而不是由产品的特性唯一决定价值。从新价值主张视角看,海康威视销售的不是视频、监控等设备,而是提供以视频为核心的大数据服务和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基于顾客视角的新价值主张能够深度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必将成为价值创造的新源泉。

(2)新价值创造

不同于传统的价值攫取,新价值创造能力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价值攫取型企业的本质是跟同类型企业竞争、瓜分有限的存量资源,而价值创造型企业则是探索新的资源或改变资源的开发方式,通过主动创造需求而创造新价值。价值创造过程是对问题本质的求解过程,例如对轴承、齿轮等产品的改造本质上就是解决摩擦管理和动力传动问题。

(3)新价值共享

打造未来的价值世界,需要保障价值共享性。如果将无法共享的价值有序地传递到利益相关者手中,那么整个价值体系就形同虚设、毫无意义。传统的价值共享是产品从供给方交付给顾客的过程,包含分销、零售环节和运营形态。新价值共享既包括价值沿着时间轴的共享,又包括价值在空间范围的共享,是360度、全方位的渗透。新价值共享既要保障畅通性,又要避免价值流失和贬值。

制造业服务化生态培育是对原有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产业链培育侧重于对产品和服务体系的重新整合,实现资源的动态配置;供应链培育侧重于对渠道结构、成员关系的重构,形成生产要素的组合优化;价值链培育以客户主张价值为核心,侧重于对产品和服务价值的重新创造,打通新价值的流动。生态培育营造了新的生态环境,制造企业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寻找更加适合的土壤能够让自己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林度,刘丽萍,任雪杰,邱华清.2021.“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M]. 科学出版社.

[2]百度百科.要素.[EB/OL]. [2020-04-1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6%81%E7%B4%A0/5261200?fr=aladdin.

[3]谢世良.2017.资本创新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4]俞立平,邱栋,彭长生.2020.产业创新速度、要素投入与创新成果[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42(10):83-94.

[5]俞立平,宋夏云,储望煜.2018.产业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及要素投入效应[J].中国科技论坛,(8):34-41.

[6]张越,赵树宽.2014.基于要素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机理及路径[J].财贸经济,(6):90-99.

[7]奚洁人.2007.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EB/OL]. [2010-04-16]. http://www.most.gov.cn/tztg/201004/t20100415_76787.htm.

[9]中央政府门户网站.[EB/OL]. [2014-10-15]. 李克强在第三届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的演讲.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10/15/content_2765098.htm.

[10]Langerak F, Hultink E J, Robben H S J.2004.The impa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product advantage, and launch proficiency 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1(2):79-94.

[11]刘旭,柳卸林,韩燕妮.2015.海尔的组织创新:无边界企业行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6(6):126-137.

[12]Battisti G, Stoneman P.2010.How innovative are UK firms?Evidence from the fourth UK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on synergies between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1(1):187-206.

[13]蔡丽娟.2017.互联网+智能制造实现传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11):233-234.

【声明】本文由 林度空间 发布,所涉及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有侵权或违规信息,请联系我们处理。除非另有说明,可自由分享(转载)本文内容,但必须保持署名、涉及商业用途应获得原作者授权。
网址引用: 林度空间.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培育:创新与生态视角. 思谋网. https://www.scmor.com/view/7541.
林度空间的头像林度空间专栏作者

相关阅读